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低空经济 > 正文

低空经济专题┃风起云涌的低空经济(五)

2024-01-19 09:57:49来源: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4664次字号:|
释放通用航空的消费潜力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释放通用航空的消费潜力”。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后,契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节拍,在新的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培育低空经济,着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海南五省开展了试点,城市空中交通(UAM)、先进空中交通(A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的应用场景陆续拓展、航空器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加快推进。


       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广泛体现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第一架飞机问世以来,各类交通工具已先后抢占海陆空域,低空空域成为为数不多的空白。随着技术渐趋成熟,各类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飞行器正入主千米以下低空,“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基于地理空间智能技术,通过无人机基站搭建起低空智联网,无人机遥感网实现了对无人机行业的颠覆式创新,它能够对地表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高精度、高频次、全自动、立体化、智能化的监测,属于数字新基建的重要成员。


       随着中国民航局加大“放管服”改革,我国通用航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迅猛。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国低空经济有人机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0%,无人机产业异军突起,发展更为强劲,年均增长率超过20%。截至2022年底,相比2016年,全国经营性通航企业数量增长率为87%,实际运营的通用航空器数量增长率为55%,备案的通用机场数量增长率为461%。



       同时,通航服务保障水平日趋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国超过90%的通用机场纳入航油保障体系,通用航空器维修能力不断提高。短途运输、空中游览、航空医疗救护、公务航空、航空运动、航空科普、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新业态新领域加速拓展和布局。


       产业方面,全国无人机相关企业数量已超7万家,我国企业在全球消费类无人机市场份额已超70%,无人机物流网络也快速发展。此外,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轻型运动飞机AG50等通航飞机实现首飞。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制定了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大力建设通航产业园和通航小镇,其中湖南和四川两省是通航发展改革中的急先锋。四川在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中,建立军民航和地方政府三方空域协同管理机构,形成“军地民”常态化协调工作机制,加快从“管制飞行”到“低空目视自主飞行”的转型,形成了“四川模式”。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搭建低空协同运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航飞行服务的“天网”“地网”和“人网”,应用ADS-B、北斗、5G等新技术手段,完善低空监视和通信覆盖问题,建立全省空域一体化的“湖南模式”。


       据了解,除湖南、四川两省外,2020年江西省、2021年安徽省相继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试点。浙江省成立了民航强省办公室,大力提升城市低空无人机物流应用场景的空管技术能力,推进城市空中交通产业落地和标准化建设,助力杭州市城市低空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快速发展。此外,山西等省也建立了针对通用航空的政府与资产管理机构,推进省域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无人机灭火、送餐,飞行观光,低空商务旅行……随着低空空域改革的深入进行,低空经济不断赋能交通、物流、文旅等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方兴未艾的同时,也存在掣肘。低空空域的供给不足、通航飞行保障体系不健全、未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消费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是业内人士普遍的共识。


       低空经济具有立体性、局地性、融合性、广泛性特点。许多低空飞行作业“飞行在空中,作用在地面”,空地衔接十分紧密,是一种典型依托三维空间发展的经济形态。同时,低空经济主要以小飞机、小航线、小企业为依托,总体上具有地域窄、规模小和较为分散等特点,使其与各地区的关联度十分紧密,有利于相关产业的拓展。作为一种“组合式”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的融合,如“农林+航空”“电力+航空”。


       无人机产业将成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无人机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牵引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无人机产业化”和“产业无人机化”可能会是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下一步,规模化应用的无人机对有人机的替代程度将逐步提高,对各行业的渗透程度也会日益深广,因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支撑力度越来越大,主导作用越来越强。


图1 2019-2023年通用机场数量年度变化柱状图


       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已达449个,其中取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机场106个,通过通用机场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备案的机场(B类通用机场和仅供直升机起降的A类通用机场)343个。较2022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同比增长50个,同比增长率12.5%;较2021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同比增长79个,同比增长率21.4%。


       民航局在《“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完善机场网络。支持支线机场完善通用航空保障设施,打造“次枢纽”;支持地方政府规划建设通用机场,加快建成“支通协同”的短途运输机场群。《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将实现全国在册通用机场数500个(A、B类合计)的发展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各地方政府等部门共发布了百余项涉及通用航空的政策和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未来通航的发展路径与规划,提振了行业信心,让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更加有依可循。


       同时,2024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民航将大力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民航将健全通用机场政策法规与标准管理体系,支持地方加快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引导支持运输机场开展通航业务。深化拓展航空医疗救护、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新兴消费等业态发展。支持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在政策红利的推进下,通航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通用航空是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长期以来,低空空域管理模式不科学,通航飞行手续多、程序繁杂、保障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通航产业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空域问题,让飞机飞起来,是通航发展的第一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