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速递 > 正文

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极大

2024-03-06 17:34:29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3029次字号:|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3、4期刊发专题文章《低空经济发展潜力极大》。文章介绍,低空经济迎来飞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低空智能网联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名”低空经济,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低空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迎来飞速发展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无人机为主体、有人机为有效补充,开展各类低空飞行活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包含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四大产业。低空经济将经济活动范围拓展至“立体”空间,催生“打飞的”“外卖天降”等新场景,带动数万家企业汇聚协作,产生数十种新职业,新机遇不断涌现。


       早在2010年,国家就已正式提出“低空经济”的概念,相关部委视各自管理职责构建了从监管到产业的体系化政策,规范低空行业各项管理要求。近两年,低空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此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顶层政策相继实施,标志着低空经济发展步入“有法可依”新阶段。2024年,北京、广东、安徽等省市地方两会明确提出发展低空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美、德、法、日、韩等50余个国家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抢先发展低空经济将有助于聚拢完整产业集群,主导未来发展节奏。


       但应该正视的是,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一是从政策层面来看,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和相关实施细则,地方实际落地面临困难。一方面,由于尚无符合低空经济新形态特征的智能化监管手段,目前低空飞行审批政策沿用成熟民航监管体系,难以匹配未来大批量、大范围、密集型使用场景。另一方面,国家顶层设计如何实现落地,各地方政府还在探索研究建立细则,目前仅上海、河南、深圳等地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方案。


       二是从产业层面来看,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且产业环节分布不均衡。当前低空经济产业价值主要集中在上游制造环节,其在市场规模中占比近九成,而余下子产业仅占一成有余,产业整体发展“头重脚轻”,缺少串联抓手。


       三是从应用层面来看,低空经济的生态应用价值尚未充分彰显。toB(即to business,指面向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toG(即to government,指面向政府,为政府提供服务)方面,目前应用集中于应急通信、能源巡检、城市治理等小规模试点场景,大部分领域尚处空白。toC(即to customer,指面向个人,为个人提供服务)方面,现下应用单一,以航拍为主,用户消费欲望不强、需求不足。不过,这也表明低空应用产业蕴含极大价值潜力。


低空智能网联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和以云大物智链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安全技术等)为代表的算网数智技术,为低空经济监管、产业链串联、应用智能化等带来全新手段,推动信息通信产业与低空产业有机融合,催生低空智能网联。低空智能网联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抓手,全面渗透低空全产业环节,提供“终端+连接+应用+监管”的全维服务,是低空经济的高级发展形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三张网”:一张飞行感知网;负责为无人机、有人机等提供定位、授时、导航和监管服务,对低空飞行活动进行有效感知和有序管理。一张数据通信网;负责飞行器与飞行器、飞行器与用户、飞行器与平台等各类数据交互,涵盖遥感控制数据、测量数据和视频等业务数据,实现三维空间“人机物”高效互联。一张算力应用网;负责低空应用各类数据的存储、处理及识别等功能,打造低空经济“数字智能大脑”,实现应用智能化、数据规模化、价值显性化。


       低空智能网联是突破现有低空经济发展瓶颈的第一手段。监管问题是当前低空经济发展最核心的瓶颈,面向大批量、大范围、密集型应用需求,建立唯一身份识别码、设备登记的完备管理体系迫在眉睫。目前看来,信息通信行业对于手机的监管是唯一行之有效、模式成熟的解决范例。低空智能网联正是以此为基础,能高效、有序对各类飞行器进行全生命周期登记管理,实现设备应用全程可视、可管、可控、可溯,为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低空智能网联是建设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其本质发展要求。


       要深刻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化三性”(三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性: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点,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低空经济与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低空智能网联天然具有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属性,且充分融合我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与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不谋而合,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空智能网联应重点围绕“管得好”“飞得好”“用得好”三方面,构建监管更加有效、产业更加均衡、应用更加智能的高效治理体系,助力低空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监管技术革新保障低空空域“管得好”。有效的监管是激活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低空智能网联可有效突破低空监管时空限制,形成监管方式新形态。一方面以网联化手段建立低空飞行器系统准入标准,要求低空飞行器皆需装配机载通信设备,使其如手机一样被有效管理,从源头保证飞行器入网即可视可管可控,通过现网通信设备优化即可快速投入使用,降低规模建设难度和实施成本;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手段建立全流程自动化智能管控机制,使低空飞行器活动如数字信号传输一般被有序管理,实现由传统操控模式向数据驱动模式转变,匹配大规模应用场景。


       二是通信基础设施支持低空飞行“飞得好”。高效的飞行是低空经济产业应用的关键支撑。低空智能网联充分发挥移动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抗干扰等优势,提升三维空间连接能力,并整合感知、导航、算力、气象等功能,以低空一张综合网承载控制指令和飞行数据等各类数据的流转、加工和应用,用户可通过云系统远程控制飞行器,实现自动且实时的飞行作业,保障低空空域飞行畅通。


       三是云大物智链安赋能低空应用“用得好”。规模化的智能应用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低空智能网联集合云大物智链等技术,借助机载终端、低空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可全维度升级应用系统,提供一键自检、起降、飞行、识别等“傻瓜式”操作功能,简单快速实现远程操控、集群协作、数据分析、比对识别等目标,极大降低应用门槛,充分释放toC、toB、toG多元需求,助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